一般是指:對每個班次剛開始時或過程發生變更(如人員的變動、換料及換工裝、機床的調整、工裝刀具的調換修磨等)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幾件產品進行的檢驗。一般要檢驗連續生產的3-5件產品,通過后才能批量加工后續產品。
汽車行業零部件的生產大都采用這種控制手段,但是我們做的首件檢驗起到質量控制的作用了嗎?某工廠重復出現左前窗控開關升降玻璃不靈敏,經調查是工廠生產的滑動塊高度尺寸超下限,該產品是工廠注塑自制品。追溯首件檢驗記錄發現高度尺寸9.8+0.5/-0.03在首件檢驗中8模產品數據分別是:9.78、9.80、9.77、9.80、9.77、9.79、9.77、9.79,首件檢驗合格后開始生產,為什么還會有不良品產生?首件檢驗的目的是為了確認本工序的過程穩定,且有滿足質量要求的過程能力。很多朋友將首件合格當作通過標準,如果倒退幾十年,大量的工序是工人操作通用設備加工,工作的結果主要依賴員工的技能。那么首件檢驗的目的是確認此工序有能力生產出合格的產品,將合格作為接受標準是正確的。時過境遷,今天的企業大多使用自動設備,甚至是智能設備進行生產,操作者是熟練工,工作結果對操作者的依賴度很小,那么首件檢驗就演變為了對過程能力(穩定性)的鑒定方法,用合格作為標準就很不合適。某工廠機械加工車間發現零部件尺寸超差(要求:12(+0/-0.15),實測:12.01-12.02),交檢106件,不良數35件,不合格率42.68%;請注意不合格的分布,是12.01—12.02,有48件。問題出來了,合格的標準是12(+0/—0.15),加工出來的產品變差范圍是0.05。為什么加工精度這么高的設備,反倒出現了近50%的不良品?不太理解統計過程控制的朋友們只需要記住,首件的通過標準,應限制在公差帶中心值1/5—1/3范圍內,才能保證批量生產的質量穩定性。基于統計過程控制的原理,如果過程穩定,那么2/3的點將落在控制限1/3的范圍之內。因此,為了確定過程是滿足質量要求的,首件的相應尺寸,應控制在規格限中心值的1/3之內,這樣推算出來的過程能力是1.0。這樣的推理是因為檢驗某個零件是小概率事件,其結果應符合大概率的分布。如果考慮到1.5倍標準差的過程漂移,首件的接受準則應控制在規格限中心值的1/5范圍內。如果大家認可我的推理,就應該調整你的首件通過標準了。其他行業的控制原理是一樣的,單側公差考慮單側概率分布。
更改技術條件、工藝方法和工藝參數(如粗糙度要求變更、內孔鉸孔更改為鏜孔、數控程序中走刀量或轉速等的改變)
其次是最重要的,記錄加工首件的作業條件,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廠家批次、工藝參數的實際值(不是設定值),環境參數,模具刀具的型號等等。如果是數控設備,也可以記錄下加工時間,只要能夠追溯到加工首件的條件就可以。以上的記錄,將首件與加工首件的質量影響要素對應起來,如果在批量生產中發現不良,就可以現地現物的對照首件和首件的作業條件,從而找到不良的原因。有可能出現一種尷尬的情況,即出現了不良品,但是不良品的作業條件和首件相比沒什么大的變異。恭喜你,你發現了新的質量影響要因,想辦法識別并控制吧。首件檢驗一般需要專職檢驗人員判定,有的甚至需要送到實驗室,在首件沒有判定通過前,是不能進行批量生產的。當然,你的現場首件未判定也在批量生產我也沒有辦法。想象一下,某天開始生產后,10個工位都加工出了首件,但是檢驗力量卻不夠,操作者都在等結果的場景。既然用他就要相信他,但是班長放行的首件一定不能轉序,直到專職檢驗確認后才可以流轉。這里注意,首件專用檢具的規則也是1/3—1/5的公差。
數控設備沒必要全尺寸檢驗,只需要檢驗與刀具,定位有關的尺寸就可以了,形位公差和其他尺寸是靠機器和軟件本身保證的。對比以前的首件作業條件,如果作業條件一致,也可以替代首件檢驗。隨著先進技術的運用,隨著管理思想的進步,經典的檢驗方法也要賦予新的含義。